近日,保险资金投资A股市场因为个别保险企业的有争议的投资操作引发证监会主席刘士余的一席“痛批”,也开启了社会舆论针对险资的言论风暴。保险企业投资股票市场的行为被置于聚光灯下,一些合法合规的投资业被严重标签化。与此同时,一些专家学者大声疾呼,保险业作为机构投资者在二级市场上进行是完全合法合规的,过度标签化险资无益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在保险市场和资本市场发展较为成熟的国家,例如美国、德国和英国,保险资金举牌上市公司是十分常见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表示。“很多行业都有保险企业资金介入,除了高科技公司被保险公司看好外,传统企业如可口可乐、通用和IBM公司都有保险公司参与其中”。
北京工商大学保险研究中心主任王绪瑾表示,“险资举牌不仅符合保险发展的自身规律,也是符合资本市场发展内在需求的。”,一个稳健的资本市场必有一个发达的保险市场做后盾。在他看来,险企资金是资本市场主要资金来源之一,同时,险资是机构投资者,更有利于长期投资、价值投资。“举牌这一年,资本市场比较稳健。因此,我认为险资对中国资本市场稳定发展功不可没”,王绪瑾说。
险资+资本市场 价值投资践行者
据统计,2016年3季度末保险资金股票投资数据统计结果,保险资金持有的股票投资中,市盈率高于20倍的股票投资额仅占险资全部股票持仓额的28%。而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10月末,保险资金投资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为1.86万亿元,占比14.42%。据业内分析师称,这一数字远低于保监会要求的30%权益投资比例上限(蓝筹股投资比例上限可进一步提高至40%)。
相关业内人士认为,中国资本市场处于新兴加转轨的阶段,散户化特征明显,政府的干预主要是为了确保金融领域不发生系统性风险。2015年,险资“举牌潮”在金融史上添上了颇有色彩的一笔,复杂诱因触发2015年股灾,2016年初熔断机制更是成为众矢之的。 而保监会披露的数据显示股市在低位震荡调整过程中,千亿险资适时进场驰援A股,一些长期被低估的具有行业领导地位,关系国际民生重要行业、重点企业受到了保险资金的支持。
事实上,险资举牌在发展较为成熟的海外资本市场并不罕见。拿美国为例,最近15年间美国寿险资金对股权的投资比例一直保持在30%以上,远高于目前我国保险资金运用中股票和证券投资占比的14.42%。股神巴菲特旗下的保险公司也曾多次举牌上市公司,其所推崇的价值投资也在其举牌行为中有所体现。
应该说,价值投资是保险资金运用的主流,并且保险资金投资期限较长,策略稳健,追求的是长期投资、价值投资。保险资金参与股票投资也是以长期投资获取稳定的分红收益和资本增值为目的,从这个角度来讲,险资在资本市场上原本是一支稳定力量,成熟的资本市场也必有险资作为稳定的一块基石。保险资金举牌上市公司是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是保险业发展壮大和保险资金市场化配置资源的结果,同时对“市场发挥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这一理念的实践运用。
险资+实体经济 创造经济转型新机遇
险资的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取向,更多地体现在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回顾保险资金加码支持实体经济,只要打开保险业的账本一看,就会感到,这是一场真金白银的行动。保险资管协会最新统计数据也显示,截至今年10月底,保险资产管理机构累计发起设立各类债权、股权和项目资产支持计划614项,合计备案(注册)规模15680.21亿元。
新常态下,经济发展速度趋缓,传统产业被迫全面升级,新型产业发展提速也迫在眉睫。目前国家大力推行战略性资本市场改革,这对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特别是改变过于依赖间接融资的现状方面,有战略性的意义。正如保监会主席项俊波所言,“保险公司已经成为资本市场的重要机构投资者和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资金提供者。”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提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市场作为“看不见的手”调节资源配置,是我国在经济改革开放实践中的基本原则,也指明了了我国在深化改革和经济转型的总体方向,以及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的必由之路。
北京大学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主任郑伟表示,目前,中国资本市场处于初级阶段,出现了很多投资问题,监管滞后的情况也存在。目前最根本的问题是,符合监管规则、符合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的行为应予以支持,少数不符合监管精神、投资出现“快进快出”、与保险资金投资大方向有所背离的行为则应予以规范。现在中国资本市场还需进一步深化改革,在结合自身特点的基础上,更多的向欧美成熟市场借鉴。眼下,银、证、保三家监管机构对中国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公平发展的维护是毋庸置疑的。对于险企来说,如何更有针对性的进行长期价值投资,如何更好的支持实体经济,才能够更好的获得市场的理解和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