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CENTER

新闻中心

商业健康保险巨大潜在需求待转化 目前购买率为26.2%

日期:2017-09-30 阅读:

201607211628262zpB.jpg


9月26日,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在京发布《中国商业健康保险研究报告》。《报告》指出,我国商业健康保险虽取得了较好发展,但巨大的潜在需求仍未能有效转化。比如,被调查对象中,目前商业健康保险的购买率为26.2%,但未来一年之内的购买意愿为41.3%, 长期来看,比例则进一步提升至55.9%。


《报告》指出,随着年龄段增长,健康服务需求和健康保障需求不断上升,对应人群认为基本医疗可以满足需求的占比不断下降。数据显示,18-29岁达到76.8%,但60-69岁以及70-75岁年龄段的比例则降低了将近20%。对于基本医保不能满足需求的最主要原因,超过1/3的人选择“难以应对重大疾病”,另有1/3的人选择“报销比例低”,其中,诸如农村人群、低收入人群和患病人群等相对弱势人群对“报销比例低”的感受更为深刻。


《报告》显示,被调查对象中,购买商业健康保险的人群主要集中在直辖市,占比达32.8%。具体来看,东部地区购买比例最高,达到29.9%,且女性购买比例比男性高出1.9%。从年龄分布来看,40-49岁人群购买比例最高,为31.7%;而从就业状况来看,个体或私营企业主购买比例占比最高,为37.3%。同时,《报告》显示,教育、收入水平与健康保险购买比例均呈正相关关系。研究生及以上群体购买比例最高,为39.0%,而小学及以下人群购买比例仅为10.4%;25万-50万元收入与50万元以上收入人群购买比例分别为49.5%和49%,1万元以下收入人群的购买比例则仅为14.2%。


《报告》数据显示,重大疾病保险在商业健康保险购买中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购买人群比例为82.2%;其次为门诊及住院医疗费用津贴险,有36.9%的购买比例;康复类保险及护理保险的购买比例分别为13.6%及12.0%。单就重大疾病保险来看,30-39岁年龄段人群购买比例最高,占比达87.1%;购买门诊及住院医疗津贴以及康复和护理保险比例最高的年龄段则是70-75岁。


微信图片_20170930104712.jpg



从远期需求来看,调查对象中有55.9%的人群认为未来有必要购买健康保险,而已拥有健康保险的人群对于未来健康保险的购买意愿更为强烈,达到83.4%。从产品角度来看,调查对象最为看重的是产品的覆盖范围和报销比例,其次是理赔方便快捷,再次是特色健康服务。从影响购买商业健康保险的增值服务来看,排名前三的因素分别是健康体检、公立医院预约挂号服务和健康管理。随着收入的增长,调查对象对于公立医院预约挂号和海外医疗直达服务的需求总体呈增长趋势。


在预期购买渠道方面,实体销售渠道购买占比最高,为71.0%,其次是手机客户端(13.9%)、网站平台(12.8%)。但随着收入的增加,希望通过微信和手机客户端以及网站平台购买的比例则会上升。


近年来,在政府政策以及人民多样化的健康需求推动下,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数据显示,我国商业健康保险保费收入从2009年的574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4043亿元,年均增幅达到27.6%,远高于同期寿险业务的增长速度。但受各种因素影响,商业健康保险的巨大潜在需求未能有效转化,行业发展面临不小的挑战。


具体来看,除去基础数据缺乏、专业化经营水平不足等老生常谈问题之外,产品的供需矛盾尤为突出:一方面,当前的健康保险产品主要集中于与基本医疗保险保障具有替代性的医疗保险,与基本医疗保险保障相衔接的团体补充医疗保险、重大疾病保险等方面,存在较大需求的高额医疗费用保险、长期医疗保险以及护理保险等产品还较少;另一方面,产品同质化比较普遍、产品结构不合理。比如,市场上的健康保险产品中,疾病保险和医疗产品数量约占98%,而护理保险和失能损失保险产品只占2%左右,难以满足大众多样化的商业健康保险需求。


在《报告》看来,商业健康保险绝不仅仅是基本医疗保险有限的、简单的补充,而应该成为我国医疗保障体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补充医保的主要经营者、基本医保的主要经办者、健康产业链的整合者。


为此,《报告》课题组提出,应协同推进四项领域工作。一是加强商业健康保险创新发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二是提升人群健康保险意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进需求转化;三是深化医改进程,推进商业健康保险发展;四是建立完善科学的商业健康保险监管体制。


【转自:中国保险报 记者:赵广道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扫描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号

400-116-1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