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参股众安保险、和泰人寿、香港英杰华人寿之后,腾讯在保险领域再下一城。
10 月 11 日,保监会官网发文同意批复 " 微民保险代理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 " 微保 ")经营保险代理业务。资料显示,微保注册资本金高达 2 亿元人民币,注册地为深圳市,唯一股东为深圳腾富博投资有限公司——腾讯为其控股股东。
资料显示,深圳腾富博投资有限公司在 2016 年 9 月发生过股权变更,其第一大股东变身为腾讯全资子公司北京驿码神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该公司出资 1.156 亿元持股占比 57.8%;第二大股东为富邦财险,出资 6220 万元持股占比 31.1%;第三股东为国开博裕二期 ( 上海 ) 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出资 2220 万元,持股占比 11.1%。
早在今年 7 月,就有不少媒体报道,富邦财险将联合腾讯在微信进行保险销售,而如今,这一消息正式落地。另据媒体报道,微信钱包 " 九宫格 " 中最后一个空格将接入微保,并上线保险产品。
而在 9 月,蚂蚁金服也已经获批一张保险中介牌照。保监会官网公布信息,同意杭州保进保险代理有限公司经营保险代理业务。保进保险代理成立于 2016 年 9 月,注册资本 5000 万元,注册地为杭州,公司唯一股东为蚂蚁金服,法人代表为蚂蚁金服副总裁、保险事业群总裁尹铭。
资料显示,蚂蚁金服旗下已经拥有两家保险代理公司。除保进保险代理外,另一家为上海蚂蚁韵保保险代理。其前身为上海韵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16 年 4 月变更为上海蚂蚁韵保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由 1000 万元变更为 5000 万元。公司注册地为上海,唯一股东是蚂蚁金服,法人代表为尹铭。然而目前并未在保监会官网上查到蚂蚁韵保的业务批复信息。
腾讯、蚂蚁金服拿下保险代理牌照的消息一经报道,瞬间引发大量保险业界人士关注。
至此,腾讯在保险领域的布局已经颇具规模,寿险、财险、中介牌照都已拿齐:2013 年参与发起众安保险;2015 年参与发起设立的和泰人寿,以 15% 股份位居第二大股东;今年 1 月腾讯与英杰华集团、高瓴资本达成协议,共同持有香港英杰华人寿,腾讯占 20% 股份。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微保获批之前,腾讯在保险领域的布局虽广,但都是参股,并未实际控股一家保险公司,这与蚂蚁金服有所不同。后者参股众安、信美,同时还控股国泰财险。
面对腾讯、蚂蚁金服变身保险中介 " 正规军 ",业界人士表情不一:
点赞者有之,其中不乏保险中介公司高层,在他们看来,腾讯、蚂蚁金服等大流量平台介入保险中介行业,可以直接推动更多人接触保险、接受保险,提升消费者对于保险的认知水平,这对整个保险行业来说都大有裨益。
长期以来,消费者保险意识不足一直被认为是保险行业发展的一大障碍,而互联网巨头凭借自身的流量优势,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一问题。
蚂蚁金服曾发布数据称,仅其服务过的 " 保民 " 就已经超过了 4 亿。虽然其销售数量最大的仍然是 " 退货运费险 " 为代表的碎片化产品,但其实对于保险知识普及,功不可没。
尤其是,其面向的主要是互联网重度用户——年轻的 "80 后 ""90 后 " 乃至 "00" 后,而这些人已经开始逐渐成长为消费主力军。
蚂蚁金服依托淘宝、天猫等购物平台,腾讯,最大的入口则是微信以及 QQ 等社交 APP。根据腾讯发布的 2017 年二季报,截止 6 月底,微信和 WeChat 的合并月活跃账户数达到 9.63 亿,QQ 月活跃账户数虽有所下降,但目前仍然是 8.50 亿。对于保险行业而言,这无疑充满想象空间。
麦亚信从行业发展的角度出发,也认为腾讯、蚂蚁金服等的加入,是一件 " 好事 ",并表示欢迎:" 目前保险销售行业的竞争仍然处于较为封闭的状态,竞争手段还有很大改善空间,腾讯、蚂蚁金服等第三方互联网巨头的加入,将为行业带来新的思维,新的可能性,推动行业更加重视客户利益。" 此外,在他看来,互联网巨头的加入,对于推升整个保险中介行业的品牌价值也将带来很积极的意义。
深感压力者也有之,认为腾讯以及蚂蚁金服拿到保险中介牌照对于传统保险中介来说将构成重大威胁,因为二者的流量优势是其他任何传统保险中介公司都不具备的,在 " 流量为王 " 的时代,势必会对传统保险中介形成一定的挤出效应。
互联网对于保险销售的影响,业内人士已经有所领教。近年来,在保险公司、各类第三方互联网保险平台的助推下,互联网保险经历了一波发展高潮,市场份额不断走高。个别平台倚仗流量优势不断抬高手续费的情况,让一些保险公司开始对第三方互联网平台 " 心存芥蒂 "。
进入 2015 年,新一轮商车费改的施行令网销车险费率优势消失殆尽,网销车险保费增速迅速下滑;而 2016 年,监管对于中短存续期人身险产品的全面收紧,又令网销主力理财险产品腹背受敌,保费收入增速大降。
2017 年,保监会还针对车险发布 "174 号文 ",明确规定财产保险公司可以委托第三方网络平台提供网页链接服务,但不得委托或允许不具备保险中介合法资格的第三方网络平台在其网页上开展保费试算、报价比价、业务推介、资金支付等保险销售活动。
这对于很多互联网车险平台而言无疑是致命一击,因为其大多并不具备真正的互联网保险销售资质,虽然实际从事的就是保险比价、报价、销售等业务,却往往以 " 技术服务 "" 整合营销 " 等面目示人,有 " 擦边球 " 的嫌疑。
多重 " 打击 " 之下,到 2017 年上半年,互联网保险的颓势依旧在继续。数据显示,今年 1-6 月国内人身险公司累计实现互联网规模保费 1010.5 亿元,同比下滑 10.9%;互联网人身保险保费在行业人身险公司累计保费收入的占比为 4.7%,同比下滑 0.5%。
对于传统保险销售渠道而言,面对严监管下不升反降的互联网保费数据,似乎可以稍微喘一口气了,传统自豪感再次复苏,不成想,就在此时,保监会却又相继批复两大互联网平台的保险中介牌照,令其正式变身 " 正规军 "。传统保险销售渠道的 " 牌照优势 " 亦不复存在,顿感压力重重。
流量巨头介入保险中介是必然?
其实,如果说互联网巨头的加入需要传统保险专业中介 " 担心 " 的话,那么值得担心的远远不止 " 腾讯 " 以及 " 蚂蚁金服 " 两家,实际上,互联网平台介入保险领域,早已经不是一件新鲜事。
除腾讯、蚂蚁金服外,百度、京东、乐视乃至滴滴、小米早就对保险业 " 垂涎三尺 "。
仅今年上半年保监会官网批复的 21 家保险中介公司中,除去腾讯、蚂蚁金服两大流量巨头外,也还出现了其他互联网巨头的身影:北京大树保险经纪。资料显示,该公司股东为拉卡拉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系联想集团控股企业。
实际上,获取流量、流量变现是所有互联网平台的基本盈利模式,流量变现的方式有很多,包括销售实物、导流、广告、金融等等,而金融无疑又是其中可以将客户价值最大化利用的一种方式。这也正是近年来,阿里巴巴、百度、京东等互联网巨头大力布局互联网金融的根本原因所在,保险作为金融业的一种独特形态,自然不会被放过。
对于所谓 " 传统保险从业者 " 而言,明白了这一点,再面对互联网巨头的来势汹汹之时或许就不再纠结,既然一定会发生,剩下唯一能做的就是 " 全力以对 "。
【转自:雪球今日话题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